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8篇精选)

2023-12-14 21:01:28 59 0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1篇

【设置变化】

从固定科目到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以往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所有学生学习的都是统一而固定的科目,新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表演。在成果分享时,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实施方式】

从老师讲啥学啥到学生选啥学啥

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方案还要求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保障高中课程更有个性。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发展形式上的统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量多的可能途径。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评价变化】

从唯成绩论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存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新课程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分值超过了语文、数学等原来我们所谓的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新课程将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打破唯成绩论。高中新课程评价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所以,高中新课程评价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发展目标。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仅将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2篇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
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了,与过去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不一样,学生有多样化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基础。因此,这次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既要强化共同基础,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多样化发展需求。”王湛说。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在郑富芝看来,这更体现了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整个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不能完全跟着考试走,而要跟着育人走,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3篇

其实方案 就是一个很形式的东西 一般的方案有以下几个步骤 你可以参考一下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目标
三、分类步骤
四、具体措施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4篇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 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 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7. 东南教科所拥有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专家团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教研服务。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5篇

2008年秋季开学,山西将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学分制、选课制、模块学习、成长记录这些新鲜概念将让高中生体验全新的学习方式。在省教育厅召开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会议上,专家们比较以往课程,解读了新课程的六大变化。 【功能变化】 从升学、就业到提高国民素质 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用专家的话讲,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们普遍认为,普通高中的任务是“升学”、“就业”。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转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 【结构变化】 从单科考试到学分管理、模块学习 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学习领域包括语文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具体而明确。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一周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曰和农忙假)11周。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l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时间安排的变化,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以往主要是按学时备课的方式,加强学期备课和学段备课,以适应模块整体性的特点。 【内容变化】 从学科为中心到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 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新课程中的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新课程内容将以揭示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探索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设置变化】 从固定科目到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以往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所有学生学习的都是统一而固定的科目,新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最后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表演。在成果分享时,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实施方式】 从老师讲啥学啥到学生选啥学啥 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方案还要求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保障高中课程更有个性。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发展形式上的统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量多的可能途径。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评价变化】 从唯成绩论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存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新课程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分值超过了语文、数学等原来我们所谓的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新课程将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打破唯成绩论。高中新课程评价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所以,高中新课程评价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发展目标。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仅将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6篇

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7篇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

一、课程结构:

高中音乐课由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6个教学模块组成。不同模块的学分值为:音乐鉴赏2学分,其余模块各1学分。每位高中学生需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学生可通过两种方式选课:音乐鉴赏加其余任一个模块,获3学分;或在另外5个模块中任选3个不同模块,获3学分。鼓励选修其他模块获得选修学分。

6个模块的设置,表明高中音乐课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4个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共性特点。
1. 6个模块功能和价值的定位分别为: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体学生获得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歌唱》、《演奏》让学生亲身参与歌唱、演奏活动,直接体验并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审美及表现能力。

《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教学模块。

《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丰富多种形式的艺术体验。拓展艺术视野,培养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2.模块特点:在高中音乐课程中,这六个模块的设置试图完整涵盖音乐所有的领域。因此,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侧重。如果按照经典的课程类型来分,具有明显“学科基础中心”倾向的必修模块是《音乐鉴赏》,其他均有明显实践性倾向模块的《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被作为选修模块。当然,这种分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根据课程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做出的一种划分。那么,更为细致地根据每个选修模块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侧重音乐理论知识应用(《创作》);侧重实践性发展(《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进行这种选修课模块分类,目的在于理顺其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意义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选择选修相应的模块。如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演奏》、《歌唱》、《音乐与舞蹈》这类课程。这类课程降低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要求,强调了应用性和实践性。对教师来说,可根据各模块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相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开设《创作》模块的教师,必定要具备宽广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开设《歌唱》、《演奏》的教师则要有精深的专业技术。因此,理清关系,有利于选修课程的开展与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实行学分管理:

高中的音乐课程,学生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1学分。每位高中学生需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容量和要求,不同模块的学分值为:音乐鉴赏2学分,其余5个模块各1学分。学生可通过如下两种选课方式之一,获得音乐课的必修学分:音乐鉴赏加其余任一个模块,获3(2+1)学分;音乐鉴赏之外的5个模块中任选3个不同模块,获3(1+1+1)学分。对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在获得必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模块,或继续深化歌唱、演奏、创作模块的学习,可获得选修学分。
为确保高中音乐课程的顺利实施,便于学校和教师实际操作,《标准》对课程实施中几个主要的环节,着重提出了如下建议:
三、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原则:

从目前师资及教学设备等情况看,并不是所有地区和学校都具备同时开齐6个模块的条件。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总的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优先开设“音乐鉴赏”模块,可使现行课程与新课程之间实现平稳过渡。
四、不同模块的开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不同模块教育功能、内容、形式及学生选课人数的差异,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音乐鉴赏模块在高中的任一学年开设(通常在高一年级),学生随所在年级分班,其余5个模块,学生可在高二年级时选课。
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前,应将音乐课程不同教学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包括课时安排、上课地点、教材和任课教师等)及时向学生详加介绍。选课时,音乐教师应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选课给予具体指导,以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例1:

音乐课程开设办法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学生在高一年级可获得2个学分,高二年级获得1个学分,共获得3个学分。

音乐科经初步研究,拟定高一年级开设音乐基础模块——“音乐鉴赏”,每周1课时,共18课时,学生获得2学分。

高二年级则开设2个音乐的选修模块:歌唱、舞蹈或戏剧。由2位老师同时授课,1-12班其中12个教学班的学生在高二上学期进行所选修的模块,每周2学时,完成1个模块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 13-25班的学生在上学期进行另外一科选修,每周2学时,完成1个模块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至此,学生已完成音乐学科的3个必修学分。

音乐课程选择指导

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有6个选修模块,根据学校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的条件,开设“音乐鉴赏”、“歌唱”、“舞蹈或戏剧”3个模块供学生选择。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原则,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建议高一年级开设“音乐鉴赏”模块,每周1课时,共18课时,学生获得2学分。

高二则开设2个音乐的选修模块:歌唱、戏剧或舞蹈。由2位老师同时授课,1-12班选择选修的模块,每周2学时,完成1个模块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 13—25班的学生则进行另外一科选修,每周2学时,完成1个模块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至此,学生已完成音乐学科的3个必修学分。(说明:戏剧或舞蹈模块根据新老师的招收情况而定。)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第8篇

本轮课程改革是在历次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与学生性质变化等因素,确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提出六项具体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