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8篇精选)

2024-01-26 15:27:10 59 0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1篇

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方法有:蓄热法、综合蓄热法、蒸汽养护法、暖棚法、负温养护法、电加热法等。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 蓄热法:是以保温材料覆盖减少砼温度损失,利用砼热量和水泥水化热,使砼强度增长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养护方法。
2. 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复合型早强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3.  蒸汽养护法: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
4. 暖棚法:将被养护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
5. 负温养护法: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使其在负温环境下能够不断硬化,在混凝土温度降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6. 电加热法: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2篇

方案:
1)减少水化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中热或者低热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用粉煤灰等矿物添加剂。
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3)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却水管。
4)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凡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般要进行温控施工设计,采取合适的降低水化热的技术措施,防止出现温度裂纹。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3篇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主要有蓄热法、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法、外部加热及综合蓄热发。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根据工程特点,首先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临界强度,避免遭受冻害;其次,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应尽快达到出模强度,保证模板周转。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蓄热法。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外加剂或采用高强水泥、早强水泥,使混凝土提前或者在负温下达到设计强度。
当上述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或采用外部加热方法和改善保温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冻结前的强度。常用外部加热法用蒸汽加热法、电加热法和暖棚法。
第一、蓄热法
蓄热法利用对混凝土组成的材料(水、砂、石)预加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再加以适当的覆盖保温,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正温下达到规范要求的临界温度。
蓄热法适用于气温不太寒冷的地区或是初冬和冬末季节。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即结构冷却的表面积与结构体积之比)不大于5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施工。
由于蓄热法施工简单,费用较低,较易保证质量,国内外都把它作为冬期施工的基本方法。
第二、综合蓄热法
综合蓄热法是在蓄热保温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热和掺加相应的外加剂或者进行短时加热等综合措施,创造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条件,使混凝土温度降到冰点温度之前尽快达到受冻的临界强度。
综合蓄热法一般分为低蓄热养护和高蓄热养护两种。低蓄热养护过程主要以使用早强水泥或掺负温外加剂等冷操作方法为主,使混凝土在缓慢冷却至冰点前达到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高蓄热养护过程则主要以短时间加热为主,使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达到要求的受荷强度。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施工和气温条件。一般平均气温不低于-15℃,表面系数为6~12,且选用高效保温材料时,宜采用低蓄热养护;当平均气温低于-15℃,表面系数大于13时,宜用短时加热的高蓄热养护。
第三、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方法
掺外加剂是指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点,保证水泥在负温条件能继续水化,从而使混凝土在负温下能达到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掺外加剂法常与蓄热法一起应用,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热量及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4篇

1、早期增强措施。2、使用防冻剂,降低砼的冰点温度。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5篇

在冬季,当气温低于0℃时,新浇筑的混凝土表层孔隙水冻冰并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而当气温骤降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也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低、空隙率高、含水多,极易发生冻胀破坏。
混凝土工程的冬季施工主要采用综合蓄热法,即提高初温。主要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8.1混凝土材料储备保温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材料储备保温。为避免入冬以后进料困难、砂石料在料场或运输过程中受冻,砂石料在入冬前就组织进场;砂石料在入冬前盖上苫布保温,保证砂石料不受冻、温度在0℃以上,同时防止出现冰雪、冻块进入搅拌机内,给混凝土温度带来损失;外加剂在库房进行保温。
8.2混凝土拌和料的保温
用苫布将拌和站封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将混凝土运输车的混凝土罐车用毛毡包裹进行保温,外加剂溶液贮存罐底部用电炉加热,拌和水用电热棒加热. 气温低于0℃以下时,经过计算和实际量测不满足混凝土入仓温度时,用电热棒加热拌和用水,温度控制不超过60℃,砂石料入机温度不得低于0℃,搅拌时按照砂石、水、水泥的顺序进行,不得颠倒,以免发生假凝现象。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不低于10℃。
搅拌混凝土时砂石骨料中不得有冰雪及冰块,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时延长,防止出现:a)混凝土颜色不均匀、外观质量问题;b)防止材料间热交换时间过短,混凝土和易性和施工性能差。
8.4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搅拌,采用电脑控制上料,骨料含水率随时测定,适时调整加水量,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配合比准确、统一。混凝土运输车在使用前用热水清洗加温,保证运输过程顺畅、运输速度快速。
8.5冬季混凝土的养护及保温、保湿措施
采用暖棚法进行保温,暖棚采用钢管支架,保温层由里至外由塑料布、毛毡、草帘子组成,内部采用炉具生火加温,棚内温度控制在10℃以上,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温,养护时对混凝土所留的孔道同时加以保护,严禁将水和其他物质灌入孔道。
淤泥河涵洞式渡槽槽壁混凝土冷却管用气泵将残留的积水清理干净。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受冻前的临界强度,钢筋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混凝土保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外露表面及时保温,新老混凝土结合处和易受冻的边角部分加强保温。
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温差小于24°C,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也要小于24°C,所以混凝土的覆盖材料要有足够的保证。混凝土达到初凝,其表面开始抹平,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毛毡、一层棉被子。
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采取棉被包裹等有效的蓄热保温措施,使新拌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水化,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采取棉被包裹继续保温,以此延长混凝土养护周期,保证成熟混凝土充分水化,尽量降低构件毛细水含量,防止成熟混凝土的受冻。利用混凝土自身产生的水化热,对混凝土实行蓄热、自身养护,既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裂缝,保证施工质量,又可节省费用。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6篇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一、一般规定

1、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按低温季节施工。

2、混凝土早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满足下列要求:

①、混凝土不低于7.0MPa(或成熟度不低于1800℃h);

②、非大体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3、低温季节,施工部位尽量集中。已浇筑的混凝土,在强度低于10Mpa、成熟度小于1800℃h时,进入低温
季节之前,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混凝土受冻。

4、进入低温季节,施工前先准备好加热、保温和防冻材料(包括早强、防冻外加剂),并制定防火措施。

二、施工准备

1、成品料有足够的储备和堆高,并设置了防止冰雪和冻结的措施。

2、低温季节混凝土拌和水先加热。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时,不进行施工。

3、拌和混凝土之前,采用用热水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排除。

4、仓面清理采用热风qiang。

三、低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尽量白天浇筑砼,夜晚停工。(墙体浇筑施工可实现)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使用不易吸潮的保温材料立即覆盖保温,收仓面覆盖一层塑料布、一层5cm厚棉被。墙
体侧面混凝土保温,在混凝浇筑完毕后立即拆除墙体钢模台车内模横向脚手管,把钢模台车桁架外侧周圈采
用一层5cm厚棉被牢固地固定在桁架上进行覆盖。每节顶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拱顺轴线方向上下游洞口
增设挡风保温设施,一层塑料布、一层5cm厚棉被。保温模板严密,保温层搭接牢靠,尤其在孔洞和接头处,
保证施工质量。

3、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并及时调节混凝土的机口温度,尽量减少波动,保持浇筑温度均匀。加热拌和用水方
法,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拌和用水加热超过60℃时,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再加入水泥
,以免假凝。

混凝土拌和时间比常温季节适当延长,具体通过试验确定。已加热的混凝土,宜缩短运距,减少倒运次数。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外露表面及时保温。新老混凝土接合处和边角处做好保温,保温层厚度是其他面保温
层厚度的2倍,保温层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

5、在低温季节浇筑的混凝土,拆除模板遵守下列规定:

①、非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或成熟度值。

②、承重模板拆除经计算确定。

③、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满足温控防裂要求,并遵守内外温差不大于20℃或2d~3d内混凝土表面温降不
超过6℃。

6、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按规定成型试件检测外,还可采取无损检测手段或用成熟度法随时检查混凝土早期强度


四、温度观测

1、外界气温采用人工测温,每天测量4次。

2、水、外加剂及骨料的温度每小时测一次。测量水、外加剂溶液和砂的温度,温度计插人深度不小于10cm,
测量粗骨料温度,插入深度不小于10cm并大于骨料粒径1.5倍,且周围用细粒径充填。混凝土的机口温度、运
输过程中温度损失及浇筑温度,根据需要测量或每2h测量一次。温度计插人深度不小于10cm。

3、已浇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埋设测温孔(孔深大于l5cm,孔内灌满液体介质),用玻璃温度计测量。大体
积混凝土浇筑后3d内加密观测温度变化:外部混凝土每天观测最高、最低温度;内部混凝土8h观测一次。其
后宜I2h观测一次。

4、气温骤降和寒潮期间,应增加温度观测次数。

五、表面保护

1、在低温季节和气温骤降季节,混凝土进行早期表面保护。

2、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定,并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时拆模。在气温较低
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有气温骤降,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在拆模的同时采取保护措施。

3、已浇好的底板、墙体等薄板(壁)建筑物,其顶(侧)面要保护到过水前。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加强
保护。

4、28d龄期内的混凝土,在气温骤降前进行表面保护,平面收仓初凝后砼、侧模拆除后砼,及时涂刷两遍养
护剂覆盖一层塑料布,并在塑料布上铺盖5cm厚棉被一层。浇筑面顶面保护至气温骤降结束或上层混凝土开始
浇筑前。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7篇

冬季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一)土方工程

1,基础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在冬季施工,如需在冬季施工,则应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同时组织好施工管理,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2,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均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例如沿路覆盖草袋).

3,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施工时,尽量做到快挖快填,以防止地基受冻.

4,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

5,开挖好的基坑底部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如保留脚泥或铺设草包.

6,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7,室外基坑或管沟可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体积不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室内的坑,槽,管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8,回填采用人工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

9,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二)桩基工程

1,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桩基础的轴线引出的距离应适当增加,以免在打桩时受冻土硬壳层的.水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3,预制桩的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方可起吊,达到强度标准值的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4,桩的堆放应考虑到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打桩顺序,且桩的堆放层数应不超过4层.

(三)钢筋工程

1.钢筋冷拉

(1)钢筋负温冷拉时,可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对于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冷拉控制应力

最大冷拉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格1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力

2,钢筋负温焊接

(1)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才可上岗操作.

(2)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帮条,搭接,坡口焊)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

(3)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则环境温度不宜太低,在风雪天气时,还应有一定的遮蔽措施.焊接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4)闪光对焊:

1)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2)与常温焊接相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调伸长度10%至20%左右,提高预热时的接触压力,增长预热间歇时间.

3)施焊时选用的参数可根据焊件的钢种,直径,施焊温度和焊工技术水平灵活选用.

(5)电弧焊接

1)焊接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2)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搭接电弧焊,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点焊缝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3)坡口焊时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

(6)电渣压力焊接

1)焊接电流的大小,应根据钢筋直径和施焊时的环境温度而定.

2)接头药盒拆除的时间宜延长2min左右;接头的渣壳宜延长5min,方可打渣.

追问:

我要的是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回答:

(四)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混凝土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3)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4)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6)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7)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补充: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

(3)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4)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5)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7)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补充:

4,混凝土的养护

(1)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3)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5)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5,试件留置

按规范及施工要求制作,管理,养护,送检混凝土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8篇

一、混凝土早期冻害
砼中水泥水化程度的大小,砼强度发展的快慢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或者说环境温度越高,水泥的水化速度越快,砼强度的发展越高,砼过早受冻后强度就不会再增长,残留在砼内部的游离水分也就越多,结冰后产生的冻胀应力亦就越大,砼体积就会胀酥,抗压、抗拉强度、抗渗、耐久性等性能就会降低。故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冬期浇筑的砼,其受冻临界强度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砼,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水泥配制的砼,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任何情况下,砼的受冻临界强度均应不得小于5.0MPa。否则,砼就容易破坏。

二、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的方法
1、早期增强措施。主要提高砼早期强度,使其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如采用提高砼设计强度等级、使用早强水泥、掺加砼早期剂或早强型减水剂、早期保温蓄热等。
2、使用防冻剂,降低砼的冰点温度。为保证砼在负温下也不受冻,于砼内加入具有减水、增强、防冻功能,并能满足泵送要求的复合型防冻剂。不但能减少砼拌合物的用水量,减少冻害程度,增加砼的密实度,而且主要是降低水的冰点,以使水泥得以保持水化作用的条件。
三、砼早期受冻的危害
1、砼的凝结硬化,并获得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水和温度是水泥水化反应得以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水是水化反应能否充分进行的决定因素之一。在砼强度发展初期,其内部的孔隙中含有大量与水泥化合的游离水,当温度降到-2℃~-4℃时,砼内部的游离水开始结冰,结冰后体积增大约9%,在砼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强度较低的砼内部产生裂缝和孔隙,同时损害了砼与钢筋的粘结力,导致砼结构强度降低。新浇筑砼在养护初期遭受冻害,当气温恢复到正温后,即使正温养护到一定龄期,也难以达到设计强度,这就是砼的早期冻害。砼的早期冻害其危害是很大的。试验证明:砼在浇筑后立即受冻,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拉强度约损失40%,受冻前砼的养护时间越短所达到的初始强度越低,水化物生成越少,所结冰的水就越多,危害就越大,强度损失就越高。这就说明:砼遭冻结所造成的危害与遭冰冻的时间早晚、水灰比大小、水泥等级、养护温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砼的早期冻害、砼工程冬期施工的实质就是

尽量创造砼的正温养护环境,使新浇筑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温,并保持砼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不结冰、不遭受冻害。
四、砼冬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砼搅拌站的准备
(1)认真验收进料质量,严格复检,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场。
(2)提前备料,按品种规格分类储存堆放,使其含水率降低保持均匀一致。上料时,去除外面一层冻层,以保证砼的质量。
(3)冬期施工应于砼组成材料中掺加复合型减水防冻剂,以保证砼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不受冻害。
(4)试验室应经常检测砂、石含水率,调整砼配合比。并应经常检查砼各组成材料,尤其是外加剂的用量准确性,不定时测定砼拌合物出机温度、入模温度,确保砼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而且按规定作好取样和砼的坍落度控制工作。
(5)严格控制水胶比,尽量减小水胶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坍落度值,以降低砼发生冻害的程度。
(6)采用锅炉加热混凝土拌和用水,使用热水搅拌,水温控制不得低于40℃,但也不得高于80℃,以防止水泥出现“假凝”现象。
(7)在搅拌过程中,注意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先加骨料和水先行搅拌,然后再加入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特别注意,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
2、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严密施工组织、加强联络,施工方生产前详细准确地提供砼浇

筑部位、强度等级、砼用量、施工方法及有无特殊要求等。
(2)施工现场须准备好砼覆盖用保温材料,如塑料膜、麻袋和草帘等。
(3)在浇筑砼之前必须清除干净模板、钢筋和铁件上的冰、雪和污垢,但不可用水冲洗,以免再度结冰。
(4)冬期施工不得在冻土层上进行砼浇筑,浇筑前必须设法升温使冻土消融。
(5)砼接搓时,应预热归搓,浇筑后加强保温,防止接搓砼受冻,降低砼的粘结力和强度。
(6)严禁向罐车内任意加水,以防造成局部水胶比过大,造成结构部位易出现裂缝和强度降低。如砼较干或坍落度损失过快,可用泵送剂调料。
(7)保证生产运输和砼浇筑的连续性,减少砼在泵送管道内的停留时间,防止温降过大滞留堵管。确保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
(8)模板外和砼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砼表面,新浇砼表面应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盖保温材料。
(9)浇筑完毕后,对砼易冻部位,必须加强保温,以防砼遭受冻害。

(10)冬期施工,气温较低,砼初凝时间一般为8-10小时,终凝时间为12-14小时,应把握好抹面时机,初凝前应进行抹压二—三遍,(两遍木抹搓平,一遍铁抹压实),以减少砼表面收缩裂缝。砼墙,柱等边模的拆模时间适当延长,以避免表面粘模、掉角等缺陷。

(11)砼振捣压抹密实以后,须及时覆盖塑料膜、草帘等保温材料,保温保湿养护,以保证砼初凝前不受冻害。根据结构部位及气温情况,一般为:气温在0℃-5℃时盖一层塑料膜和一层保温材料;气温在-10℃—0℃时盖一层塑料膜和三层保温材料。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到面部位的2-3倍。
(12)浇筑砼的同时留置标养28d试块和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若干组(取样按GB/T14902标准规定和有资格持证上岗的试验人员进行),经试验符合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拆模后砼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砼表面应加以覆盖。
(13)由于砼中掺有粉煤灰和缓凝外加剂等,按国家标准要求,砼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若早期养护不到位或早期脱水、早期遭受冻害,将严重影响28d强度。
综上所述,为强化砼的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砼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在进入冬期生产施工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必须对砼的搅拌、运输及浇筑的全过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砼防冻措施,按照冬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要求,力求做到快装、快运、快浇筑、快保温养护,以减少砼的热量损失,保证砼的入模温度,加速砼的凝结硬化时间,减小砼的冻害程度。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