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1篇
我是一名生物老师,碰巧今年也高三任教,就高考实验方面,我有几点建议,都是出自自己想法,讲得不对的请谅解。 一、高考生物高中生物实验题型归纳下:一种是选择题考查课本实验基础及知识点,关键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每一个实验的原理、选材要求、试剂选择、步骤、注意事项等等。第二种是填空题考查,难的可能要实验设计。我重点展开第二种情况。 二、关于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及实验填空和实验判断修改方面的题型,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好“对照实验”的原理、步骤等。我们在专题复习实验时,重点讲解的也是对照实验的方法及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获取两大信息,第一是实验性质,属于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这个将决定我们最后如何描述实验结果和归纳实验结论。比如:探究镍是否是小麦幼苗生长的必须矿质元素。这个实验目的表明的就是探究性实验,而我们最后回答结论时就必须分组讨论,如果实验现象是。。。,则镍不是小麦幼苗生长必须的矿质元素;如果实验现象是。。。,则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第二,我们要从实验目的中找出实验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就是题目要探究的量,镍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比如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无关变量就是其他的一些可能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的量,比如光照、温度、水分、其他矿质元素、小麦幼苗的起始长势和每一组的数量等等。实验目的读完,就必须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只允许一个变量即实验目的中得出的自变量,而其他的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这样因变量才会是由自变量变化导致的。最后是书写实验步骤,一般我们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分组与编号(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就是没有对自变量处理的组而且也无法得出实验结论,而实验组是对自变量进行处理的组并且可以得出实验结论),第二步变量处理(无关变量与自变量处理,无关变量要做到相同且适宜),第三步观察记录检测等。 例举一例:探究镍是否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得出信息: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期描述要分情况描述,结论也要分组讨论 自变量是镍,所以对照组添加镍,而实验组缺镍 无关变量:栽培过程要有相同的光照、水分、温度、和其他矿质元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麦幼苗初始长势相同,数量相等,培养相同的时间等。 步骤:取两个型号相等的烧杯,编号甲、乙 往甲乙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和缺镍的完全营养液(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往甲乙两烧杯中放入相同长势数量相等的小麦幼苗,并用固定泡沫固定好小麦的根让其至于液面下,讲甲乙两烧杯至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 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烧杯中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预期与结论:甲乙长势相同,生长状况良好,镍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甲长势很好,而乙长势不如甲,出现了病症,镍是小麦幼苗生长所必须的矿质元素。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2篇
1 洋葱 质壁分离时候用到的。
2菠菜可以观察叶绿体。。
3成熟的红细胞 可以提取细胞膜。当时研究细胞膜的时候用到过
4酵母细菌 单细胞真菌
主要繁殖方式是出芽繁殖
5酒精 一些发酵类无氧呼吸的产物 特可以用于解离细胞
6盐酸 可以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谢谢- -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3篇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 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 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 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
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 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
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实验四 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 : 1混合液).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3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
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4篇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 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Fehling)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3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尿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坚定生物组织中糖,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圆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目的要求:1 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 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中生命现象。 实验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 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可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经计算,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做实验,每滴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的25万倍。 目的要求:1 初步学会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 2 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顶粉和蔗糖的作用 实验原理:顶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换写反应。 实验六 叶绿素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叶绿素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慢。这样,几分之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目的要求:1 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4种)。 实验七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实验八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验原理: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 目的要求:1 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2 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发完了。 打字打死我了……呼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5篇
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植物细胞杂交, 色素纸带实验,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浙科版大概就这么多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6篇
结论: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油脂被苏丹Ⅲ(苏丹Ⅳ)试剂染成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在碱性环境(2ml的NaOH)下(这就是为什么双缩脲试剂要分A B液)与CuSO4溶液发生紫色反应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7篇
http://wenku.baidu.com/view/d6cfbb1d10a6f524ccbf852e.html
这上面很详细哦,包含了高中生物21个实验,实验原理,材料步骤,操作顺序,注意事项及实验结果也基本上都有。
望采纳,谢谢O(∩_∩)O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第8篇
需要显微镜:细胞分裂(中期最易观察),验证脂肪(苏丹三,苏丹四),线粒体(健那绿),叶绿体(本身是绿色),细胞核(吡罗红),细胞质(甲基绿),质壁分离(淡糖水),观察细胞的数目。
加热:验证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时,加入菲林试剂(A,B液混合后加入),然后水浴加热,直到出现砖红色沉淀。
细胞有活性:质壁分离,(只要加入了化学药剂染料的,都不能是活细胞,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细胞死亡,化学药剂的染料才可以进入细胞,帮助人们观察)
绿:健那绿染线粒体,是淡蓝色;甲基绿染细胞质,是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