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8篇精选)

2023-12-19 13:06:52 59 0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1篇

高考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位置、面积 东部临海 45% 深居内陆、高山环绕 30% 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环 境 地形 平原、丘陵,水成地貌 高原、盆地 风成地貌 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 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 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 土壤 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 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 原始土壤 植被 北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 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 东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东南 西北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顶 森林—草原—荒漠 主导因素 气温随纬度变化 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人 类 活 动 农业 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 影响程度 深刻 微弱 经济文化 发达 落后 补 充 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 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

太多了,去 http://mynasa.lingd.net/ 自学课堂里免费下载吧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2篇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反映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②地球运动:自转(方向、周期、速度)和公转(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特征。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①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 ②太阳的外部结构; ③银河系中恒星的分布; ④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 ⑤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 ⑥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变化; ⑦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空间移动; ⑧经度分布规律: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东减小的为西经; ⑨纬度分布规律:是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北减小的为南纬; ⑩经纬网格形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网格越向高纬度变形越大; 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向北逐渐减小; ⑿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 ①太阳活动周期(11年); ②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太阳日、昼夜更替); ③地球公转周期(到达两分两至、近远日点的时间,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年变化; ⑤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⑥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 ⑦晨昏线的变化; ⑧北半球各地——太阳出没方向随季节的变化。 4.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 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③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⑤昼夜交替的影响; ⑥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洋流、河流两岸的侵蚀现象等)。 5.其它——太阳直射点与地球的关系: ①一个时刻:太阳直射地球表面一个点; ②一个太阳日:太阳大约直射地球上的某条纬线圈; ③一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绕行约365圈。 第二单元 大气 一、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注意示意图)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气旋和反气旋、季风环流 二、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强化综合思维、演绎推理能力)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大气的状况、地势)。 (2)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的形成。 (4)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 (6)影响天气的因素(锋面和气旋)。 (7)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或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三、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训练空间思维、地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地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宇宙空间三类: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数量多,地位重要): (1)冬夏季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世界,中国,等温线图)。 (2)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的分布。 (3)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等压线图)。 (4)年平均降水量分布(世界、中国)。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6)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分界线,注意与其它地理界线的区别)。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因数量相对较少,往往被忽略): (1)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名称、位置、成分、温度变化、空气运动、天气)。 (2)气压垂直分布(等压面图)。 四.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强化综合思维能力,图像判读能力) 时间变化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 1.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日、月、年为周期): (1)太阳辐射日变化、年变化。 (2)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初中)。 (3)各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变化。 (4)气压年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季风、海陆风、山谷风。 2.长期性变化和过程性变化: (1)气候中长期变化(气温、降水)。 (2)锋面天气过程。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物质运动的地理规律: (1)水循环:三种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循环),各种水体之间的互相转化,河水的补给类型。 (2)地壳物质循环: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火山、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形式,三大类岩石通过内、外力地质作用相互转化。 (3)生物循环:示意图。 二、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 (1)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 (3)影响洋流的因素。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7)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降水、气温、流域面积)。 (8)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大气、岩石、水等圈层的以及生态平衡)。 (9)影响植物分布的条件。 三、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1)地震、火山的分布。 (2)重要地形区分布(世界、中国)。 (3)六大板块分布(各板块上分布着哪些大陆、海洋)。 (4)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外力作用的人分布。 (5)海水温度分布规律(难点是在等温线图上分辨别南北半球、海陆或季节)。 (6)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纬度、经度两个方向)。 (7)洋流分布。 (8)渔场分布。 (9)主要河流的分布(世界、中国)。 (10)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水资源分布。 (1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1)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 (2)海水温度垂直变化。 (3)山地自然带及植被的垂直变化。 四.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流水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泥石流、滑坡)。 (2)风力侵蚀、搬运时间变化(如沙尘暴)。 (3)河流径流年变化(随降水、气温变化)。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5)生物生长周期。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原理: (1)渔场形成的条件(三方面)。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水能资源形成的条件。 (4)气候资源对农业、建设、交通的影响。 二、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太阳辐射能分布(中国)。 (2)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3)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 (4)港口分布的特点。 (5)海洋污染物分布特点。 (6)陆地自然资源分布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7)台风、干旱。 (8)地震、火山、泥石流和滑坡。 三.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厄尔尼诺(2—7年)。 (2)台风、干旱。 (3)火山、地震(活跃期、平静期交替)。 (4)太阳辐射能分布(中国)。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3)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4)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5)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6)工业发展与区位关系。 (7)污染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8)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的形成。(9)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的原因。(10)传统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11)新兴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地域性:如,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中国农业地域差异(东部与西部,北方与南方);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中国的商品粮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2)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中心。 (3)中国主要经济地带、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4)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特区。 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 (1)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小麦为例)。 (2)工业的发展历史(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其它:(1)工业生产的特点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沿海开放城市。 (3)世界城市群、带。 (4)中国特大城市。 (5)城市的出现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6)城市化过程和进程特点。 (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和新城市发展模式。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2)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因素(港口、汽车站、航空港)。(3)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因素。 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 (1)国道、地方性公路布局原则。(2)城市交通网布局的原则。(3)商业街布局的原则。 3.其它:(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3)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4)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5)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规律。 (6)循环经济模式(工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高中地理选修一 一、人口与环境:1.反映因果关系的地理规律:(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影响人口生育率的因素。(3)影响人口死亡率的因素。(4)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生态)。(5)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6)人口素质对环境的影响。(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8)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2.反映空间分布的地理规律:(1)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规律。3.反映时间变化的地理规律:(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变化规律。 二、城市的地域结构:(1)城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分布及其区位特点。(2)城市的地域结构特点。(3)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4)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功能区合理布置的原则。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3篇

1.人口发展模式,特点及分布2.人口迁移的含义、分类及主要原因,3.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4.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过程及特点,解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8.农业区位因素,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9.工业区位因素,说明工业地域类型发展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0.农业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2.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4.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6.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认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4篇

登录591随身学,里面有你要的高中地理的知识点重点总结,方便记忆,还有课后题的详解,可以用手机直接登录,免费滴,而且流量也不大,教材版本还可以选择的,你可以试试看,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个注册时需要一个邀请码,59106.呵呵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5篇

我有资料的呢。。。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6篇

1.地图。包括地理方位的判断,比例尺,等高线、地形的判断,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2.气候与植被。
3.中国的区域地理。东、中、西部,南北划分,各省。
4.世界区域地理。十三大区、人种。
我认为主要是会看地图,知道你生活在哪个温度带,什么气候区和植被区就行了,这些比较实际。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7篇

这个网址应该对你有帮助 http://wenku.baidu.com/view/3aef17fe04a1b0717fd5dd01.html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第8篇

要全和详的话建议买本资料!总体高二知识总结为一点,“区域特征”包括一、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自然资源,二、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城市人口!对应地图册把每个区域都按照这个结构学习和掌握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